玉环县“电力杯”党纪政纪条规有奖知识竞答
[2008-5-13 17:20:13]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30分)
1、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誓词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2、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五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3、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享受在前,吃苦在后,多做贡献,是党员履行的义务。
4、《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规定,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购买房屋、汽车等物品。
5、《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中的特定关系人,是指与国家工作人员有近亲属、情妇(夫)以及其他经济往来关系的人。
6、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房屋、汽车等物品,未变更权属登记或者借用他人名义办理权属变更登记的,不影响违纪的认定。
7、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是党员在党内监督方面的责任和权利。
8、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在党的会议上或向党的组织提出保留,但不得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反映。
9、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纪违法的事实,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是党员在党内监督方面的责任和权利。
10、鼓励、支持、保护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党员、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在党内监督中发挥积极作用。对署真实姓名反映问题或检举、控告违纪违法行为的,党组织和有关人员应当优先处理。
11、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有:(一)警告;(二)记过;(三)撤销党内职务;(四)留党察看;(五)开除党籍。
12、拒不执行组织的分配、调动、交流决定的党员干部,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13、党员干部在考试、录取工作中,有泄露试题、考场舞弊、涂改考卷等违反有关规定行为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14、为非党员出具党员身份证明的,对主要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15、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个人借用公款超过三个月不还的,追还所欠公款,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16、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违反有关规定为他人提供担保的,追究单位主要责任者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17、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违反规定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18、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占用公物进行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19、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馈赠,不登记交公,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20、党员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不一定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21、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撤职处分的,应当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22、行政机关公务员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造成不良后果的,一律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23、行政机关公务员包养情人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24、对如实检举、控告或反映情况的,应予以支持、鼓励。对检举、控告不完全属实的,除对不属实的部分不予以解释说明外,对属实的部分应予处理。对检举、控告不实的,必须分清是错告还是诬告:如属错告,应在一定范围内澄清是非,消除对被错告者造成的影响,并教育错告者;如属诬告,必须对诬告者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25、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法律法规以及党委、政府的政策规章执行不力、消极对待,影响政令畅通,导致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口头效能告诫直至责令降职和辞退处分。
26、企业(公司)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经济往来中违反有关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27、由于党和国家机关非法干预致使金融从业人员违反金融法律、法规的,对金融从业人员可以不予追究责任。
28、《浙江省影响机关工作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书面效能告诫的告诫期为3至6个月。
29、被检举、控告人在党组织处理对他的检举、控告过程中,对受理机关及承办人员的失职行为和其他违纪行为有权提出检举、控告。
30、《玉环县进一步加大违反“四条禁令”行为责任追究力度实施办法》规定县管后备干部违反“四条禁令”被查实的,一律予以取消县管后备干部资格。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31、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 )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A、普通党员
B、党的领导干部
C、个人和组织
D、所有党员
32、《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 )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 )的正当利益。
A、群众,群众
B、党组织,群众
C、群众,党组织
D、党组织,党组织
33、下面哪项不属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情形?( )
A、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的;
B、极力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
C、主动退出违纪违法所得的;
D、挽回损失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
34、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的,追究( )的责任,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A、主要领导和违纪者
B、主要责任者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C、直接责任人员和相关人员
D、分管领导和其他责任人员
35、《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的“党的工作人员”,是指( )。
A、党的各级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和党的基层组织中专职、兼职从事党内事务的党员
B、党的各级机关中的工作人员和党的基层组织中专职、兼职从事党内事务的党员
C、党和国家各级机关中的工作人员和基层组织中专职、兼职从事党内事务的工作人员
D、党和国家各级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和基层组织中专职、兼职从事党内事务的工作人员
36、《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执行党纪处分决定的机关或者受处分党员所在单位,应当在( )内将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向作出或者批准处分决定的机关报告。
A、两个月
B、五个月
C、六个月
D、十个月
37、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其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 ),给予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A、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
B、全额财产以非法所得论
C、合法收入之外以非法所得论
D、相关财产以非法所得论
38、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以( )名义存储公款的,追究主要责任者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A、个人
B、他人
C、私人
D、领导
39、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 )。
A、党内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B、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C、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D、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40、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人或者亲属应当由个人支付的费用,由( )支付、报销的,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A、他人或者其他单位
B、下属单位或者其他单位
C、本单位或者下属单位
D、本单位或者其他单位
41、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占用公物归个人使用,时间超过( ),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A、三个月
B、六个月
C、十个月
D、十二个月
42、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指定其他第三人从中收受财物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 )处分。
A、从重
B、从轻
C、从轻或者加轻
D、从重或者加重
43、( )人员,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将应当纳入法定账簿的资产未纳入法定账簿或者转为账外的,追究主要责任者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A、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B、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
C、行政机关公务员
D、国家工作人员
44、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A、一年内
B、二年内
C、三年内
D、五年内
45、留党察看处分,分为( )
A、留党察看半年、留党察看一年
B、留党察看一年、留党察看一年六个月
C、留党察看一年、留党察看二年
D、留党察看一年、留党察看五年
46、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内不得重新入党。
A、一年
B、二年
C、五年
D、十年
47、下面哪项不属于党员应履行的义务?( )
A、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B、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C、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D、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48、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 )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A、记过、记大过
B、降级、撤职
C、记大过、降级、撤职
D、以上皆是
49、负有领导责任的公务员违反( ),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事项,或者改变集体作出的重大决定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A、议事规则
B、党纪条规规定
C、法律法规规定
D、政策规定
50、行政机关公务员对发生( ),不按规定报告、处理的,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A、重大事故、灾害、事件
B、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
C、重大灾害、刑事案件
D、以上皆是
51、行政机关公务员弄虚作假,误导、欺骗( ),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A、群众
B、组织
C、党和政府
D、领导和公众
52、党员对所检举、控告、申诉的事实的( )负责。接受调查、询问时,应如实提供情况和证据。如有诬陷、制造假证行为,须承担纪律责任。
A、合法性
B、真实性
C、可靠性
D、以上皆是
53、党员在检举、控告、申诉活动中,必须接受党组织的正确处理意见,不得提出( )规定以外的要求。
A、党章
B、制度
C、政策
D、以上皆是
54、被检举、控告人在党组织处理对他的检举、控告过程中,必须履行的义务是:配合党组织查清被检举、控告的问题,如实提供情况和证人,接受检查和询问,主动交代问题。如有隐瞒、诬陷、抗拒等行为,须承担( )。
A、道德责任
B、法律责任
C、纪律责任
D、纪律和法律责任
55、被检举、控告人在党组织处理对他的检举、控告过程中,对所犯错误,必须正确对待,认真检讨,接受处理,不得违反( )。
A、上级要求
B、上级决定
C、组织要求
D、组织决定
56、下列哪项不属于被检举、控告人在党组织处理对他的检举、控告过程中所具有的权利?( )
A、对被检举、控告的问题有权进行说明解释。
B、基层党组织讨论决定对他的党纪处分或其他处理时,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辨。
C、有权要求党组织将调查处理结论同本人见面。
D、对所检举、控告、申诉的事实的真实性负责。
57、《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 )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
A、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B、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C、各级人民检察院
D、各类人民团体
58、《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党员、党组织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直接向( )申诉。
A、作出处理决定的单位或其上级
B、作出处理决定的党组织
C、本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或其上级
D、各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59、《浙江省影响机关工作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工作人员受到通报批评的,扣除当月各类考核奖金的( ),当年度考核不得定为称职以上等次。
A、10%
B、20%
C、50%
D、60%
60、《玉环县进一步加大违反“四条禁令”行为责任追究力度实施办法》规定,一年内单位被通报批评两次及以上的,追究该单位( )的责任。
A、主要负责人
B、分管负责人
C、直接责任人
D、相关领导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61、下面哪几项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规定的党员在党内监督方面的责任和权利?( )
A、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B、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在党的会议上或向党的组织提出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反映,但不得公开发表同中央决定相反的意见。
C、参加党组织开展的评议党员领导干部活动,发表意见。
D、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纪违法的事实,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62、下面哪几项是《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所禁止的行为?( )
A、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由请托人出资,“合作”开办公司或者进行其他“合作”投资。
B、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委托请托人投资证券、期货或者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未实际出资而获取“收益”,或者虽然实际出资,但获取“收益”明显高于出资应得收益。
C、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要求或者接受请托人以给特定关系人安排工作为名,使特定关系人不实际工作却获取所谓薪酬。
D、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之前或者之后,约定在其离职后收受请托人财物,并在离职后收受。
63、以下哪几项表述正确?( )
A、党员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一般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B、党员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可以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C、党员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
D、党员受到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64、对留党察看表述正确的是?( )
A、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对于受到留党察看处分一年的党员,期满后仍不符合恢复党员权利条件的,再延长一年留党察看期限。留党察看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C、留党察看期间,确有悔改表现的,期满后恢复其党员权利;坚持不改或者又发现其他应受党纪处分的违纪行为的,应当开除党籍。
D、党员受到留党察看处分,其党内职务自然撤销。对于担任党外职务的,应当建议党外组织撤销其党外职务。
65、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可以给予开除处分的行为有哪几项?( )
A、行政机关公务员以暴力、威胁、贿赂、欺骗等手段,破坏选举的
B、行政机关公务员对发生重大事故、灾害、事件或者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不按规定报告、处理的
C、行政机关公务员对需要政府、政府部门决定的招标投标、征收征用、城市房屋拆迁、拍卖等事项违反规定办理的
D、行政机关公务员压制批评,打击报复,扣压、销毁举报信件,或者向被举报人透露举报情况的
66、党员在检举、控告、申诉活动中,必须履行的义务有?( )
A、遵守党的纪律和控告申诉工作的有关规定,维护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如有违犯,须接受教育、劝告,直至承担纪律责任。
B、接受党组织的正确处理意见,不得提出党章、制度、政策规定以外的要求。
C、配合党组织查清被检举、控告的问题,如实提供情况和证人,接受检查和询问,主动交代问题。如有隐瞒、诬陷、抗拒等行为,须承担纪律责任。
D、尊重检举、控告人和承办人的权利和职责,如有利用职权打击报复检举、控告人和承办人员的行为,须承担纪律责任。
67、根据《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行政处分暂行办法》规定,可以给予开除处分的行为有哪些?( )
A、国家工作人员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情节严重的。
B、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占用基本农田、耕地或者其他土地的,占用土地的数量巨大和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
C、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占用土地,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引起纠纷,造成恶劣影响和其他严重后果的。
D、国家工作人员擅自批准出让或者擅自出让土地使用权用于房地产开发的,情节严重的。
68、根据《浙江省影响机关工作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法律法规以及党委、政府的政策规章执行不力、消极对待,影响政令畅通,导致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对有关责任人可以给予哪些处分?( )
A、批评教育
B、口头效能告诫
C、责令降职
D、辞退
69、哪几项属于浙江省机关效能建设“四条禁令”内容?( )
A、严禁擅离岗位,擅离职守
B、严禁网上聊天、炒股,玩电脑游戏
C、严禁中餐饮酒(接待省外客人不在此列)
D、严禁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
70、根据《玉环县进一步加大违反“四条禁令”行为责任追究力度实施办法》,要追究领导责任的有几项?( )
A、各级、各部门在一次效能检查中有3人以上(含3人)受到责任追究的
B、各级、各部门班子成员分管线一年内有3人次以上(含3人次)工作人员受到责任追究的
C、机关工作人员对效能检查人员有欺骗、谩骂、侮辱、威胁等行为的
D、机关工作人员两次及两次以上违反“四条禁令”被查实的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一)黄某,党员,某镇政府领导;谢某,党员,某绿化公司经理。2004年3月,黄某所在镇政府按照规划启动当地绿化工程,黄某请求予以关照,谢某承诺事成后把多得的款项分一半给黄某,黄表示同意。后查明,黄某利用职权为谢某虚增工程款20万元,谢某拿到补偿款后,分两次送给黄某共计人民币10万元,黄均予以接受。请问:
71、黄某的行为构成什么错误?( )
A、贪污
B、受贿
C、侵占
72、黄某和谢某是否共犯?
A、是
B、否
73、谢某的行为构成什么错误?( )
A、贪污
B、行贿
C、侵占
(二)吴某,党员,某税务所所长。2006年10月,吴某经人介绍结识了辖区内某国有公司经理谢某。后吴某作为嘉宾受谢某所在公司邀请参加某商业庆典,在活动中,该公司由谢某作主向每位嘉宾赠送了一部手机,价值人民币3000余元,吴某收下后未登记交公。请问:
74、吴某的行为如何定性?( )
A、侵占
B、受贿
C、受礼不交公的违纪行为
75、若谢某为党员,是否要追究纪律责任?( )
A、要追究
B、不要追究